English

一垃圾站月“产”粮食18吨

北京垃圾中的浪费现象严重
1999-09-18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实习生 曾正航 我有话说

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宣武区垃圾分选站了解到,该站8月份共分选出可回收垃圾150多吨,平均每天5.8吨。其中,各种塑料布28吨,硬塑料制品9吨,废玻璃48吨,纸类21吨,各种铁7吨,粮食18吨,占可回收垃圾总量的87.3%。一位姓陈的老板说:“北京的垃圾是宝,但十几年捡垃圾的经验告诉我,北京人的生活在一天天变好,浪费现象也在一天天趋于严重。”

据了解,北京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在解放前只有有机物、灰土和砖瓦三种。解放后的1976年,垃圾中出现了玻璃、金属、纸张、塑料与破布,而1983年起,居民日常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、牛奶袋、易拉罐,开始出现并多起来,进入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,垃圾中还出现了沙发、电视,甚至冰箱、洗衣机等大件。这些垃圾种类的不断增多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。不过,随着食品垃圾的增多,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日益严重。北京市环保局一位姓郭的同志告诉记者,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环保意识却反而减弱了,浪费现象严重,不仅给环境卫生带来很大的破坏,同时也给政府增加了不少负担。

据不完全统计,北京市近年来垃圾产量呈上升趋势,日产量已达1万多吨,其中40%即4000多吨是废纸、废塑料、废金属等可回收再利用垃圾。这些垃圾通常是由市民倒在同一处,然后由环卫人员进行整理分类,工作量之大,令人咋舌,因为人力与资金等问题,许多可回收垃圾来不及处理,就被扔掉了。这为广大市民提了一个醒,国家设置了那么多的废品收购站,人们在倒垃圾之时,能否将废品与真正的垃圾分开,倒掉真正的垃圾,卖掉不该是垃圾的废品,从源头上给垃圾分个类。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,有关专家估计,垃圾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,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,垃圾处理将成为一个新的产业。环卫部门一面呼吁人们增强环保意识,一面正在努力为这些“废宝”寻找出路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